淺談當前數顯扭力扳手的不足之處
目前市場上的電子數顯扭力扳手大多具有扭矩記憶功能,可以利用有線傳輸的方式,將存儲的扭矩數據傳輸到上位機。下位機使用微處理器作爲控制和數據處理中心,通過A/D轉換模塊采集扭矩數據,並具有扭矩實時顯示和過扭矩預警功能。由于不同廠家使用的A/D采集芯片不同、標定算法不同和扭矩采集誤差補償方式的不同導致了數顯扭力扳手精度存在較大差異,而且帶有轉向棘輪機構的扭矩扳手,其正向測量與反向測量精度往往差異較大。
當前電子數顯扭力扳手主要存在如下幾點不足:
一是正反向測量精度差異較大。測量精度較高的數顯扭力扳手,往往在價格上十分昂貴,而且多爲進口。國內的數顯扭力扳手正向測量上精度能達到1%,但反向測量精度較差。
二是數據傳輸實時性低。當前市場上的數顯扭力扳手數據傳輸方式主要依賴有線傳輸,當下位機的內部存儲滿時,才將數據取出。即使在上位機進行數據處理時發現不合格扭矩數據,往往也無法進行改正。這樣的不合格數據通常都是由于操作者的錯誤施加預緊力造成的,這樣就可能造成巨大的損失和安全隱患。雖然也存在具有無線傳輸的數顯扭力扳手,但通過WiFi傳輸功耗很大,並且只能從扭力扳手到上位機的單向傳輸。
三是數據集成化程度較低。數顯扭力扳手在數據傳輸過程中,往往只是將數據傳輸到上位機,數據所對應的操作對象、操作標准、操作者和時間等信息缺失。而且,在較大的裝配車間其裝配過程中產生數據量是巨大的,通過人力去完成費時費力。另外,獲取標准扭矩是將目標扭矩值事先存儲在數顯扭力扳手中,由下位機從EEPROM中逐個讀取。但是由于存儲空間有限,根本無法滿足一個现有產品所需要的標准扭矩存儲量。而且在讀取和保存標准扭矩值時,數據量較大必然導致操作更加複雜。
上一條: 國外電子數顯型扭力扳手现有產品現狀
下一條: X射線手持式荧光光譜儀的工作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