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0755-86191597

Banner
首頁 > 行業知識 > 內容
目前我國硬度計發展的優勢和不足
- 2021-03-26-

目前我國硬度計發展的優勢和不足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國內並沒有硬度試驗的概念,只能憑有經驗的老師傅在現場用看火花或聽金屬撞擊聲音等最原始的方式來估算材料硬度的高低。直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國內才出現了少數幾家國營硬度計制造廠,這些硬度計廠家也只能制造一些最基本的低端硬度計。改革開放以後,特別是隨着現代工業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內湧現出了一批民營的硬度計制造企業,並迅速占領了國內市場,硬度計產量和品種得到了快速發展。下面就對目前我國硬度計發展的優勢和不足做個簡單的分析。

一、發展的優勢

1.目前硬度計制造行業在中國制造業中僅屬于一個極小的分支,相關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硬度計制造行業的工業總產值也只有10多億元左右,今後發展空間很大。

2.當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正處在從速度型增長向質量型增長的轉變時期,這就需要更全面、精確的檢測數據來支撐。另外由于許多企業的經濟效益不理想,原來計劃選用進口硬度計的,現部分改爲選用國產硬度計,這給國內硬度計制造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好的機遇。目前國內硬度計市場眼前和潛在的需求均比較旺盛。

3.目前我國硬度計的測量、控制、計算機應用等技術均已取得了重大突破,所制造的常規硬度計基本可以滿足國內一般市場需求,部分硬度計的技術指標已經達到國際同類硬度計的水平,幾個較大規模的企業已具備開發高档硬度計的實力。

4.隨着數字信號處理技術的發展,動態硬度計的技術水平也有了較大的提高。

二、存在的不足

1.隨着國有企業逐步退出硬度計制造行業,國內硬度計的生產格局由集中向分散轉化,行業的集中度極低。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的國內硬度計企業只有10家左右,年銷售額在500萬元左右的企業也只有200家左右。

2.由于長時間受計劃經濟時期的影響,國內硬度計制造企業管理者和技術人員長期以來形成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舊觀念制約了企業的發展。部分硬度計制造企業本來從事技術的專業人員就少,而他們又要忙于處理其他日常事務,缺乏對技術業務的總結或提升。另外部分硬度計制造企業投入的研發資金少,從事研發的手段相對落後,因而制造出來的硬度計質量、測試重複性、穩定性等較差,試驗軟件功能低下。

3.硬度計现有產品的結構性矛盾非常突出。一方面常規硬度計存在着局部過剩;另一方面技術上較複雜的高档硬度計卻嚴重短缺,用戶只能購買價格極高的進口硬度計。

4.國產硬度計的外型、顔色設計幾十年不變。如到展覽會參觀,盡管國產和進口硬度計相對集中放置在一起,但只要一看外型和顔色,即可基本判斷出哪些是進口硬度計,哪些是國產硬度計。

5.硬度計制造廠家的同質化競爭激烈。面對低利潤合同,一般小企業只能竭盡全力簡化工藝,以次充好,壓低生產成本,根本無法保證硬度計質量。對于優秀企業來說,長期陷入資金緊張的狀態,企業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到研發中,现有產品的質量技術無法從根本上突破,不能與國外品牌抗衡。最終使廣大用戶成了這種無序競爭的受害者。

6.國內硬度計行業缺乏對關鍵技術的合作開發,都是靠各個企業自己來摸索或仿造。這不利于我國硬度計行業技術水平的快速提升和發展。

7.硬度計融入智能化和信息化的程度,相比拉伸試驗機要低得多[1]。傳統的硬度計只是一個獨立的單體設備,所有操作或設置都是由操作者人工在硬度計上實現,測試數據存儲到本機,再通過打印機打印出或通過數據線傳輸到上位機,不能滿足如遠程控制、融入大數據系統、設備狀態遠程診斷等現代化需求。

8.現在許多國外知名的硬度計品牌都已經打入中國市場,如美國Wilson、日本Future、英國Foundrax、德國Kb、德國Zwick、荷蘭Innovatest等。這些品牌不但壟斷了國內高档硬度計的市場份額,而且還與國內企業爭奪中档硬度計的市場份額。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硬度計的進口額度有4億元左右,約爲國內硬度計制造企業總產值的一半。另外部分國內硬度計用戶的需求定位也極不合理,不分需求一味將需要配置的硬度計全部選擇爲進口现有產品,結果造成了許多硬度計功能和投資的浪費,同時也阻礙了國產高端硬度計的發展。


友情链接:北京交大思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河南省新郑金叶香料有限公司 | 边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深圳市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江苏科硕电气有限公司 | 浙江索孚科技有限公司 | 威胜集团有限公司 | 无锡环化装备有限公司 | 河南米歌食品有限公司 | 浙江迈宇电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