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力扳手的發展曆程
- 2020-11-17-
扭力扳手的發展曆程
早期的扭力扳手以機械式爲主,對于扭矩大小的控制基本靠操作者的經驗,這樣會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隱患。當預緊力未達到螺栓的標准預緊扭矩時,連接件配合不緊密導致松動,容易產生安全事故。當預緊力過大時,容易造成螺栓塑性變形,螺栓長時間處于變形狀態下會產生疲勞效應,而導致螺栓斷裂,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當施加力矩大于螺栓材料的屈服極限時,使螺栓損壞而無法使用,造成經濟損失。
隨後出現了一種定值式機械扭力扳手。這種扳手利用壓縮彈簧、鎖定螺釘設置目標扭矩,施加扭矩達到目標扭矩時,滾柱體產生旋轉。當其與扳手力臂內壁接觸時使扭力扳手“鎖死",並發出‘咔哒’的聲音,提示操作者停止加力。另一種機械式扭力扳手爲表盤式。其工作原理是當扳手拧緊工件時,利用扭力軸產生一個角度的變形,通過放大杠杆,將扭力軸產生的變形轉換爲指針的轉動,從而讀出扭矩大小。機械式扭力扳手因機械結構複雜導致其誤差、體積和質量較大,攜帶不便,使得機械式扭力扳手應用受到影響。
隨着傳感器技術與電子技術的發展,原來機械式扭力扳手逐漸被電子數顯型扭力扳手所替代。電子數顯型扭力扳手基于應變式傳感器測量原理,將實時扭矩信號轉換爲電信號,通過集成電路轉換與液晶顯示,操作者可以實時觀察扭矩示值,控制扭矩輸出。因其具有結構簡單、精度高、人機交互與攜帶方便等優點,所以深受市場歡迎。到目前爲止市場上大多數使用的手動扭力扳手都爲電子數顯型,其廣泛應用于汽車、船舶、航空、航天、橋梁等領域。
上一條: 機電一體化金相試樣切割機的控制系統
下一條: 數顯扭力扳手簡介及發展現狀

